民办教育如何发展?知名学者齐聚珺琟,共话协同育人新路径
时间:2025-08-15 来源:湖南日报 作者:杨斯涵

湖南日报8月15日讯(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高晗 朱诗瑶)家校如何协同育人?怎样提升教育者素养?8月13日至14日,由珺琟教育集团主办的“砺教弘道 共育未来”2025秋季家校协同研训会在长沙市珺琟高级中学成功举行。清华大学周立教授、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、浙江大学郑强教授三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,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、思想激荡的智慧盛宴。

“教育应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,致力于培养独立思考、勇于担当的‘完整的人’。”现场,周立教授抛出“以人为本,向未来生长”的核心理念。他指出当代教育者需从六大维度构建育人体系:教育理念转向素养导向;教学实施融合技术与差异化策略;学生管理采用对话式育人;评价体系注重多元动态发展;教师专业持续迭代提升;家校协同形成共育合力。此外,周立结合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思维与精细化管理智慧,提出要在培养目标中实现“战略视野”与“人文温度”的平衡。这一方法论既要求教师怀揣教育理想,又需兼具实践智慧,通过个性化、可持续的育人模式,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,真正发挥教育支撑人一生成长的力量。

而在张颐武教授看来,面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挑战,应该进行“差异化竞争、科技赋能、分类发展”三大破局战略布局。“民办教育要敏锐捕捉‘社会需求广泛化、个性化’的时代机遇,发挥其体制优势,以文科‘软实力’为核心,培养文化传承与跨界适应的新型人才。”这场演讲为民办学校从“生存竞争”迈向“高质量发展”提供了清晰路径,现场掌声此起彼伏,反响热烈。

“教育必须超越分数至上的功利主义,教育工作者应回归‘立德树人’的本质,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立、自尊、自觉和自爱能力。”郑强教授认为,当前教育的两大误区:“不输在起跑线”的超前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,重知识灌输轻人格培养的教育导向。为此,他提出“强国四力”理念——科技创新力、文化感召力、精神凝聚力和教育支撑力,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,呼吁教育者和家长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法,帮助下一代“赢在终点而非起点”。“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,更是民族未来的塑造者。”郑强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引发全场强烈共鸣。

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研训会为家校协同育人搭建了高端对话的平台,更为民办教育在变革浪潮中找准定位、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据悉,珺琟教育集团目前运营珺琟学校(小初)、珺琟高中、珺琟高复三个学部。未来,集团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,在深化家校协同、强化师资建设、探索办学创新的道路上步履不停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、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。

责编:杨斯涵

一审:余蓉

二审:黄京

三审:黄京

来源:湖南日报

版权作品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